《古琴吟》

定弦:正調側弄(1=C)
時長:約1分29秒
成曲:清同治三年(1864年)
出處:《琴學入門》
版本:陳堯廷演奏譜

演奏示範
《古琴吟》
演奏示範:逸齋
(使用杉木練習琴「幽蘭」配鋼弦)

【琴曲簡介】

《古琴吟》又名《相思曲》,最早見於《琴學入門》中,並附有後記如下:

昔蘇子瞻宿靈隱山房,夜半聞女子歌,跡之至墻下而歿。明日掘之,獲古琴一張,如歌而作此曲。送琴師祝桐君先生避兵回籍,先生諱鳳喈,居福建浦城,出仕海甯司馬,著與古齋譜,其管弦音律製琴圖說,先生參究三十餘年,頗有心得,凡失傳處莫不發其微妙自辨材製修各法序次不亂,及備用利器等件,一一周至詳明,誠為後學之津梁也。飄然贏得薛蘿身,解組忘機隱海濱,青眼有懷惟盼鶴,白云無夢不依人,憐才感授千秋業,折柳剛逢二月春,若使他年重立雪,相期同訪武彝津。一遇明師悟宿緣天涯,從此識成連共彈流水,因非偶疊唱陽關,暗自嗟指法待參翻謬譜,先生從各譜选和平純粹之曲二百餘操,欲訪同調按彈參考,盡付剞劂以免廣陵之嘆云。心香留贈祝餘年,分襟珍重干戈際,漫托瑤琴感燧煙。

本曲版本附有歌詞如下:

音音音,爾負心,爾負心,真負心,辜負我,到於今。
記得當年低低唱,淺淺斟,一曲值千金。
如今拋我古牆隂,秋風荒草白雲深,斷橋流水無故人。
淒淒切切,冷冷清清。
淒淒切切,冷冷清清。

本曲學習重點在於九、十徽之間的泛音取音技巧,由於與七徽相比,九、十徽相距奏琴者稍遠,要注意視覺及手形角度等問題。